60 岁的老梁,浑身赤裸地死在海边。
这老梁持有米国绿卡,是个厨师。
孤家寡人,患有绝症。
半年前回到国内,一直住在旅馆,当时银行存款有 50 多万。
而到老梁死的时候,银行账户显示金额只剩下 3 万。
检查死因,老梁是死于心脏骤停。
他赤裸的上身很奇怪,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纹身。
他一直在吃止疼药,半年药物的花费约 6 万。
住的旅馆是按月 5000 长期包下,半年费用 3 万。
吃得简单,路边一碗粥或是外卖。
加起来共计十几万,按照 50 多万存款减去应该剩下 40 万左右。
可如今账户里却只有 3 万,钱花哪里去了?
发现主要是来自于三大笔钱。
花 10 万买了一块墓地;
给一个网络唱歌的女主播转账十几万,给一个外卖员小哥转账十几万。
这就让警方对于老梁的死亡产生一定的怀疑。
老梁是不是被骗钱了?
老梁死亡时间是在深夜的海边沙滩。
会不会有人当时到过这地方,和老梁说了什么话,让他受了刺激,突发心梗的死亡。
这么看来,那个网络主播和外卖小哥就有些可疑。
1
警察先找到了网络主播。
这女孩名叫子月,三十多岁,单身。
住在一个单身公寓里,是家也是直播间。
子月过去就是学唱歌的,去年失业,于是想到唱歌的老本行,在网上注册账号,每天开直播唱歌。
子月长相一般,但美颜一开就摇身一变成美女。
但也没什么用,互联网上漂亮的人多的是。
子月没签约什么 MCN 公司,一个人做,账号粉丝不到 1 万人。
平时直播的时候,也就二三十人在线。
警察问子月:“你认识老梁吗?”
子月说不认识。
警察质疑地问:“你怎么可能不认识他呢?这老梁这半年给你刷了十几万的礼物。”
十几万?听到这里,子月才有印象,问道:“是老猫大哥?”
原来,老梁在网络的网名叫老猫。
核实无误后,子月才说了情况。
老猫就是老梁,是子月直播间的榜一大哥,刷礼物刷得相当多。
老猫会在每天晚上八点左右上线。
来到子月的直播间,当时直播间就 20 多人。
老猫一上线,子月就能看见,然后问:“老猫大哥,你来啦,今天要听什么歌?”
而后老猫点歌。
老猫点的歌曲多是学友的歌,《离开以后》《想和你去吹吹风》《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
子月给自己的账号定位是怀旧经典歌曲主播。
大多数的港台老歌,她都会唱。
每次老猫上线后,都在子月的直播间待上两个小时。
听子月唱歌,同时会点三首歌,点歌之后刷礼物,到了晚上十点说一句,“我要睡了,明天再来。”
然后子月就会回:“老猫大哥,你早点睡,明天见。”
子月记得,大概是半年前老猫第一次来直播间。
而后几乎每天都来,渐渐成了榜一大哥,她和老猫的关系就是这样。
听完之后,警察问:“你见过老梁吗?”
子月摇摇头,“从没见过。他挺神秘的。”
核实了一下子月的手机,没有出现和老梁的任何聊天通话记录。
同时在老梁离世的那个夜晚。
子月一直都在做直播,她每天从晚上七点直播到凌晨三点。
白天睡觉,下午去一个声乐学校当助教。
这个姑娘挺不容易的,在城市靠着唱歌维持生计。
这样看来,老梁给她刷的礼物都是自愿的,不存在诱导等任何因素,她没什么嫌疑。
警察准备离开。
子月试探地问了声:“老猫哥是出了什么事吗?”
子月以为这榜一大哥是不是犯了什么罪,例如洗钱什么的,警察才会来问询。
警察说:“老梁死了。”
“死了?怎么死的?”
“暂时不便透露。”
“警察先生,你能告诉我……他的墓碑在哪里?”
子月对于老梁的死感到唏嘘,“我想去看看他。”
警察便将情况告知。
在老梁死后,手机里曾经出现了一通电话。
电话那头是个律师,听警察说老梁去世后,立刻赶到。
这律师是老梁遗嘱的代理律师。
原来老梁一早就把自己的身后事确定了。
他无儿无女,要求律师在他死后将遗体火化,而后葬在纳北陵园。
墓地已经提前购买好。
老梁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让律师每隔一周给手机打一次电话。
所以律师才会打这通电话,并且很快就拿着老梁写下的委托书帮他办理后事。
卡里最后剩下的 3 万元,刚好付清了这些费用。
2
问过网络歌唱主播子月后。
接下来,警察就去找了那个外卖小哥。
此人名叫郁舟,所属外卖平台让他负责桥东区这一片。
老梁长期包下的旅馆就在桥东区。
所以老梁的外卖,一直都是郁舟负责送。
警察找到郁舟,问他认不认识老梁。
郁舟点点头,他对老梁很有印象。
这半年来,老梁每天晚上会点外卖,要两个汉堡、两杯可乐、一包薯条。
警察疑惑地问:“双人餐?老梁还有和其他朋友一块吃?”
郁舟坦言:“没有,他总是喝一杯可乐,吃一个汉堡,剩下的那一份餐,有时候会请我吃。”
“请你吃?”
按理来说,外卖小哥把餐送到后就走。
但郁舟竟然能清楚知道老梁是不是把餐吃完,还留下来和老梁一起吃饭,岂不是很奇怪。
郁舟将情况说明:“他找我纹身。”
“纹身?!”
郁舟是本地人,年轻时曾学过一段时间纹身,后来开了店,生意失败,欠了债,迷茫了一段时间。
但总要活下去,于是他很快就从事起送外卖的工作。
他做外卖员有一年,半年前和老梁接触。
老梁每次点的都是汉堡和可乐,他挺有印象,每次都会说:“先生,又吃这种快餐,热量高,下次吃点清淡的吧。”
老梁说自己喜欢吃,每次都点双份,郁舟问:“你有朋友和你一起吃?”
老梁说没有,送了一份给郁舟吃。
郁舟没要,几次之后关系也熟络起来,那时候老梁说自己从米国来,路不太熟,请郁舟帮忙买一些东西。
老梁喜欢看书,金庸的小说。
郁舟每天六点下班,所以送老梁的餐都是最后一单。
顺道帮他带买书,还有买些茶叶,二人渐渐熟悉起来。
有天老梁泡了茶,请郁舟喝。
两人聊起来,郁舟才知道,老梁这二十年一直生活在米国。
最近才回国,老梁的原话是这城市是他老家,来这里看朋友。
聊着聊着,郁舟说起自己开了一个纹身店。
因为入不敷出,又不想结束店铺。
所以郁舟白天跑外卖,晚上回店铺接一些老客人的单。
听到这里,老梁仿佛很感兴趣。
他请郁舟帮他纹身。
郁舟说:“可以,你想纹什么?”
老梁提出奇怪的要求,他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有 193 个人名。
郁舟纳闷:“纹名字?”
老梁点点头:“对。”
老梁解释说,这 193 个人是他前半生能回忆起来有印象的所有人,包括父母、朋友、对他有过帮助的人。
他这年龄,想要做一件很酷的事,把这 193 个名字都纹在身上。
郁舟听完问:“你确定吗?”
纹身这东西,纹了之后洗掉很难,郁舟担心老梁是一时冲动,将来后悔就糟了。
老梁说:“你每天帮我纹一个名字。若哪一天我后悔了,就停止。”
郁舟和老梁聊天,感觉这人的精神状态是正常的,同时看不出有任何偏激或者其他情绪。
这纹名字是他的意愿,于是同意了。
所以这半年,郁舟会在每天晚上六点给老梁送两份汉堡可乐。
每次来的时候,他背着一个包。
里面有纹身的用品,因为纹名字较为简单,所以没用机器。每天纹一个名字,耗时大约一个小时。
郁舟说收费一个名字是 500,但你纹这么多,我给你优惠,就算 300。
老梁摇头,提出要以 530 元一个名字纹。
老梁说,网络上有种数字说法,530 是我想你的意思。
一个名字用这个价格,代表 530,他觉得好听也颇有寓意。
郁舟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往贵了”纹身的客人。
但也是赚钱,他自然就答应了。
每次纹名字都会认真,到后来,有几个名字,老梁主动提出要纹得大一点,用 999 这个价格,寓意天长地久。
纹着纹着,郁舟也和老梁成了朋友。
由于老梁对价格要求很执着,郁舟感觉实在有些多了。
每次来的时候,有时候送老梁一点茶叶,有时候送老梁一些水果,然后继续纹身。
通常是从晚上六点到七点半,纹身后离开。
所以,此次当警察来访时,郁舟很自然地说出老梁的事情。
包括纹在老梁背后纹身的很多名字,他都知道由来。
比如有个叫瑶远的。
老梁说是他的初恋,纹这个名字花了 1314 元。
阿城、阿东、阿浪,是老梁最好的三个朋友。
纹这三个名字花了 999 元。
郁舟陈述完,警察也就了解关于老梁全身的纹身是怎么回事了。
老梁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命不久矣。
回想起人生中出现过的那些重要的人,想将他们的名字纹在身上。
郁舟记得最后一次见老梁是在三天前。
当时老梁已经纹完了 193 个名字。
老梁那时候看着镜子里密布满身的名字纹身,和郁舟说:“谢谢你,用这半年完成了我的心愿。”
郁舟则将一张名片递给老梁,说这是他纹身店的地址:“如果有时间,欢迎来我店里喝茶。”
而后,郁舟提议请老梁吃饭。
找了一家茶餐厅,点了清蒸鱼、炖盅汤、一盘糖醋肉、米饭青菜。
郁舟说:“咱们这里好吃的那么多,别吃洋快餐啦。”
老梁笑着说好。
吃过饭后,二人分别,这便是最后一面。
说完后。
郁舟也是试探地问警察:“老梁怎么了?他出什么事了吗?”
警察说:“老梁死了。”
“啊!”
得知老梁的死讯,郁舟相当震惊,甚至显得很伤感,“怎么回事?那他的,他的……”
郁舟想说老梁的遗体在哪里,能去拜祭吗?
可话在嘴边结结巴巴,显然是觉得老梁的死是一件他完全没有料想到的事。
警察将负责老梁后事的代理律师电话提供。
而后匆匆离开了。
3
警察回到派出所。
这是命案,派出所最先发现。
若是对于死亡存在疑点,再上报给刑侦队。
此时同事已经得到老梁死亡那一晚的监控录像。
当时在海边有一个监控,有个探头对着海面。
完整记录下案发当晚的过程。
夜晚,老梁一个人坐在沙滩边。
到了凌晨两点,他忽然起身,脱去上衣和外裤,然后跑到海里游泳。
那海边设有近海游泳区,设了一排浮起的海中围挡。
因此就有监控。
监控显示老梁在海中游了半个小时。
然后回到岸上,坐着喘气,躺在沙滩上,平静地抬头看着夜空。
不久后一动不动,在那时候死去。
所以老梁的死亡案前因后果已经全部查清。
他生前给女主播十几万礼物,是唱歌打赏;给外卖员的十几万,是纹身的酬劳。
他患有绝症,身体本就虚弱。
来沙滩游泳,之后躺下,在睡梦中心脏骤停死去。
在案发现场没有任何可疑人士出现。
案件清晰,是一宗意外。
派出所可以在此时对案件进行结案。
而这名警察,却在明明可以写下调查结案的几个字时,犹豫了。
这名派出所警察名叫郑平安,今年六十岁。
做了四十年的警察,提前退休的批文已经下来,这是郑平安警察生涯的最后一案。
郑平安并没有发现老梁的死亡原因有什么疑点,因为一切都太过清晰了。
但他就是感觉奇怪。
他看过老梁的个人资料,老梁是六十年代生人。
住在云城市,在 2000 年的时候,离开云城,去了米国。
在今年回来。
问题就在于他回到的地点不是云城,而是这座 V 城。
老梁得了绝症,想着临死前落叶归根。
但为何不是归根在云城,而是这座和他没有任何交集、没有任何朋友的 V 城?
并且还把自己的墓地选择在 V 城的纳北陵园。
当然,这个疑点和案件无关。
回归案件本身,就是已经结案了。
但郑平安还是没有在电脑上敲上“结案报告”四个字。
这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案。
郑平安忽然很想弄懂这个与他同龄的老梁,为何要将自己葬在 V 城这个秘密。
4
于是在第二天。
郑平安自费购买了车票,坐着动车去了 2000 公里外的云城。
去见了老梁过去的朋友,阿城、阿东、阿浪。
这三位朋友之间互相没有交集。
阿城是老梁儿时的玩伴。
两人是邻居,经常一起玩。
回忆起老梁,在阿城的印象中都是年少时的模样。
说老梁的母亲早逝,父亲是个厨子,在饭馆工作。
在老梁十二岁的时候搬家了。
后来他们就没有联系。
当从郑平安口中得知老梁已经死了的时候,阿城也是“啊”了一声,然后叹气。
问说这老梁的遗体在哪里,想去拜祭拜祭。
听说是在千里外的 V 城,也问了句,“怎么会在那么远呢?”
随后孙女过来要和阿城玩闹,阿城一脸笑容。
“警察同志,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
告别阿城。
郑平安又找到了阿东。
阿东是老梁学校同学,两个一块念初中。
初中毕业后,成绩都不太理想,就没有继续念书的打算。
阿东去了一个伐木场上班,老梁跟着跟着父亲学厨艺。
两人周末能见面,会约着一块儿听歌喝酒。
那时候他们都挺喜欢香港歌星张学友,每首歌都会唱,《遥远的他》《月半弯》。
一直到一九九零年的时候。
因为一件事,阿东和老梁吵了一架,之后就没有联系了。
郑平安问:“是什么事吵架?”
此刻的阿东回忆起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这老梁当时谈了一个女朋友,是初恋。
本来你侬我侬的,要谈婚论嫁,谁知女方家里开口,要很高的彩礼。
这彩礼老梁根本就拿不出来。
所以就分手了,后来那个女朋友很快嫁给了别户人家。
对方是个小老板,挺有钱的。
为了这事老梁消极郁闷了很长时间。
阿东一直劝慰:“别想瑶瑶了,瑶瑶已经走了。”
“她根本就不是真的喜欢你,把你当作跳板了。”
当时老梁听完很生气,“不许你这样说瑶瑶!”
阿东想让老梁死心,话说得更加重了,两个人打了一架,这场架打完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郑平安问:“所以,老梁的初恋,名叫瑶瑶?”
阿东点点头:“绝对刻骨铭心。”
他说老梁相当爱瑶瑶,有天瑶瑶从报纸上看到有个汉堡的洋快餐,当时只有外地有。
老梁啊,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去买。
他对瑶瑶这么好,可惜对方心太野了,拿老梁当跳板。
说完后。
阿东问:“警察同志,为什么要问老梁过去的事,他怎么了?”
郑平安说:“老梁去世了。”说明原因。
阿东听闻后显得伤感,摇着头说:“这人生还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是最后一面了。”
“要是我知道当年那场架是最后一面,我……我绝对不会和他打架,不会先转头走掉。”
说完朝着天空望了望,也只能向天怀念。
——
在云城最后见到那个朋友是阿浪。
阿浪是老梁的徒弟。
老梁是从 1982 年开始学厨,起初是跟着父亲。
父亲在 1994 年病逝,那时候老梁已经当了十几年厨师。
是餐馆的大厨,阿浪就跟着老梁学厨。
平时他们也就是工作时候有交流。
至于老梁的情感状况。
阿浪说,有挺多人来给老梁说亲的,但是老梁一个都不满意。
一直单身,这老梁工资还行,钱一直存着。
是在 1999 年的一天。
老梁来找阿浪请教一个问题:“你会上网是吧?”
那时候网络刚刚兴起,阿浪经常泡在网吧冲浪。
老梁对于这件事很感兴趣,让阿浪带他上网。
阿浪答应了。
在网吧里帮老梁注册了一个 QQ 账号,老梁就用账号学习打字聊天。
阿浪说,那段时间,老梁迷上了上网,每天晚上都去网吧。
郑平安笑着问:“那他一定有很多网友了。”
阿浪想了想说:“这还真没有,只有一个网友,叫……什么什么‘的她’好像。”
郑平安想起老梁背后的纹身,问:“瑶远的她?”
“对!对对!就是这个网名。”
阿浪说,老梁每次去网吧上网,戴着耳机,听张学友的歌,什么《饿狼传说》《想和你去吹吹风》,每首歌都听。
然后就是和“瑶远的她”聊天。
阿浪有偷瞄过聊天记录。
这叫做“瑶远的她”的网友是女的,好像还离婚了。
他们聊天的内容,都是什么,“你还记得以前云城那个公园吗?”“还记得以前那个电影院吗,现在拆了,开了你最爱吃的汉堡店。”之类的。
阿浪感觉老梁和“瑶远的她”像是认识很久的人。
再后来,有天。
阿浪看到郑平安穿了一身西装,和餐馆请了一个月长假,说是要去 V 城。
当时阿浪还问了句:“师父,你穿这么帅,是要去见网友啊?”
老梁笑了笑,没说,但是眼神中很是期待。
之后就走了。
一个月后,等老梁再次回到云城的时候,整个人苍老了一大圈,显得非常消沉。
再不久后,老梁就递交了辞职信,去了米国。
走的时候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很突然。
所以从 2000 年开始,阿浪就没有见过老梁。
5
郑平安在云城呆了两天。
把这些情况弄明白后,便踏上了回程的火车。
在车上他梳理搜集来的消息,其实都是一些老梁过去生活的日常,但在日常中,他仿佛越来越了解死去的老梁。
回到派出所。
郑平安坐在电脑前,在信息栏上敲下了“瑶瑶”的名字。
吃惊地发现。
瑶瑶已经死亡了,去年因病去世。
看到瑶瑶照片时,郑平安感觉这人的脸有点熟悉。
想了想,瑶瑶在年轻时应该和那个唱歌女主播子月长得很像。
所以老梁给女主播刷礼物的原因也就解开了。
接着看到的信息更是越来越衔接上。
瑶瑶祖籍是在云城,后来来到 V 城。
瑶瑶一共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在 1996 年离异,第二任从 2000 年开始。
瑶瑶的第二任丈夫还在,叫郁陈全,她和王城有个儿子,叫郁舟。
当看到“郁舟”这个名字的时候。
郑平安不禁愣住了,这不就是那个会纹身的外卖小哥吗?
所以关于老梁和瑶瑶的过去就完全呈现了。
他们二人是初恋,老梁很爱瑶瑶。
但是瑶瑶的家人要的彩礼很高,在 1990 年的时候,两个人就分手了。
1996 年,瑶瑶离婚。
1999 年,老梁去学上网。
在网络上聊天的“瑶远的她”应该就是瑶瑶。
当时瑶瑶已经搬到了 V 城生活,老梁为此请了长假来 V 城见瑶瑶。
等到见面时,发现瑶瑶又准备再婚。
老梁深受打击,所以在回来后整个人消沉到不行。
也因此决定离得远远的,去了米国,在米国的餐厅当厨师。
而在今年,查出绝症,得知命不久矣。
便回到了 V 城,特意在 V 城的纳北陵园定了一块墓地。
据了解,瑶瑶的墓地也在此处。
但瑶瑶是有丈夫的,丈夫叫郁陈全,所以将来等郁陈全百年后,墓地也是和瑶瑶葬在一起。
那老梁只能葬在远处,默默陪着。
所以说来,老梁这一生最难忘记的女人便是瑶瑶,这也是他最后选择葬在 V 城的原因。
至于老梁让郁舟帮他纹身,还特意提高价码的事也清楚了。
这郁舟是瑶瑶唯一的儿子。
生意失败,老梁想着能帮就帮,刚好他也想纹身。
一天一个名字,一天怀念一个人。
当然在纹那个 1314 的名字时,他特意避开了“瑶瑶”的名字,不想要郁舟发现,所以选择了“瑶远的她”网名。
推理至此,整件事就是这样。
郑平安在派出所呆了一个通宵。
将结案报告写完,报告内容围绕死因,郑平安在云城发现的这些事并没有记上。
因为这些事是老梁的私事,和案件无关。
既然老梁想要隐瞒自己的过去,那就尊重他的意思,不再提起。
天亮时候,电线杆上的麻雀叽叽喳喳。
郑平安回想起这四十年从警生涯熬过多少个通宵日夜,伸伸懒腰。
等到上班时间,同事们都来了。
他将案件讨论确认后,同事们一并签了名,这案子就结了。
所长捧着鲜花,同事拿来蛋糕。
祝贺郑平安退休,带着祝福和掌声,他结束了自己的警察生涯。
想着将来开着车去旅行,看看大好河山。
在车上的时候,郑平安特意用手机播放了张学友的专辑《想和你去吹吹风》。
而在派出所内。
同事们继续忙碌,出具死亡报告。
由于老梁持有绿卡,所以这事也通知了米国驻此领馆。
领馆联系米国那边帮老梁销户。
6
地点来到米国。
几天后,米国联系了老梁的朋友,朋友对于这事早有准备。
半年前老梁查出病的时候。
就和朋友交代过:“等我死后,把这个纸箱里的东西拿到海边烧了,撒入大海。”
这个纸箱不大,里面装着一些日记本、书信和照片。
朋友来到海边,遵照老梁的遗愿,将这些东西烧毁。
在火光中,纸箱里的东西混合着燃烧。
包括夹在日记本里的一封信。
这封信是在前年,从 V 城寄到米国的。
寄信人是瑶瑶,收信人是老梁。
清秀的字迹写道:
“老梁。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
很遗憾。这一生无论如何,都没有和你在一起。
原谅我,总是在特别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去找你。
但是见到你,又总觉得我心里期望的那个人不是你。
反反复复一直伤了你的心。
其实。
有个秘密,想要告诉你。
1999 年,当你来云城找我。
我们在一起,很快又分手了。
不久之后,我发现自己怀孕了。
那时候,我听说你要去米国,也没准备告诉你这件事。
当时我想要留下这个孩子。
后来我结婚了,在结婚时我明确告诉了我的丈夫这件事。
他说不介意,他说会对我和孩子好。
所以这孩子一直以为他的父亲就是郁陈全。
在我临死前,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将这个秘密告诉你。
但恳请你不要去打扰他们父子的生活。
就让我们今生的故事留在遗憾中,再见了,老梁。
永远愧疚于你的——瑶瑶。”
更新时间:2025-06-11 01:32:08